首页

苏曼女王免费调教

时间:2025-05-25 04:51:43 作者:非遗走进生活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开展 浏览量:52910

  中新网岳阳5月24日电 (张雪盈 李盈)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4日在湖南岳阳开展,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洞庭湖畔,共话非遗传承新活力,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文旅融合新体验。

5月24日,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湖南岳阳开展。 主办方供图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同处长江中游,山水相依、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荆楚文化的浪漫奇崛、赣鄱文化的兼收并蓄、徽州文化的崇文重商激荡交融,在长江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

  自2013年在湖北首次举办,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已成功举办七届。各省非遗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协同发展,不仅打造了技艺交流的舞台,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新模式。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展出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张雪盈 摄

  本届联展以“我们的节日 人民的非遗”为主题,聚焦非遗与旅游、非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集中展示了各省推动非遗整体性保护、多元化发展、数智化升级的新成果。

  融入新国风实景与裸眼3D技术的花鼓戏《新刘海砍樵》、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小妮的“新搭档”AI智能画瓷机器人……活动现场,湘剧、赣剧、徽剧非遗表演同台演绎,恩施玉露、千两茶等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斗茶”,通过线上线下展演、展示、展销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活动还设置了“非遗好物”超市,将岳阳临湘青砖茶、湘西土家织锦耳环、衡阳衡东茶油腐乳、怀化溆浦蔗糖等湖南特色非遗好物“搬”进现实生活,吸引民众围观采购,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原来非遗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更是触手可及的生活。”前往观展的游客刘心说。

  湖南省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丰富、门类齐全。据统计,全省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29162项,入选各级保护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6428个,涵盖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10大类别。

  活动主办方表示,希望能以本次联展为契机,共促非遗系统性保护、可持续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生活,走向年轻人的视野,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月19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326.9万人次

诗人邵塔·鲁斯塔维利雕塑落成仪式在北京举行 中格交往再启新篇章

杨全红认为,成熟产能的快速重复建设,导致产学研深度融合未能成为产业发展的基本文化和惯性。这已经影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走向。

【新春纪事】“最听劝老板”雷鹏琳复工记 新年计划满足更多网友的愿望

9月17日,工作人员绘制杭州亚运会等主题的酒坛图案。浙江绍兴黄酒小镇所在地东浦拥有2000多年的黄酒酿造史,如今当地在保留传统民居和民俗体验的基础上,打造出黄酒棒冰、黄酒光影艺术体验馆、杭州亚运会主题黄酒坛等消费和体验产品,让千年黄酒“酿出”新业态。

住房交易税收新政出台 专家:更好适应居民对改善性住房的需求

深圳理工大学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优质丰厚的科教资源为基础,“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在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的支持下,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教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打造一流交叉学科专业,构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新体系,将教育与科研、产业、人才一体设计,统筹推进,培养“修德正身、知行合一”的创新拔尖人才。

中外大力士齐聚重庆梁平 上演力气大比拼

得益于东丽湖的自然风光,四面八方的新“湖人”选择这里作为他们共同的“家”,一批以湖为名的新建社区陆续建成。记者走进赏湖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抹亮眼的绿色引人注目。“这是我们的‘植物驿站’,放的都是居民们寄存的花。”据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文雅介绍,由于辖区内居民流动性比较大,每逢寒暑假时节,不少居民会离开社区,而家中的植物则成了“留守儿童”。“之前一位居民要回老家,就带来了家中的植物拜托我们照看。这也给了我们启发,于是‘植物驿站’就这么成立了。我们召集了小区内具有相关知识的居民,帮助大家保管植物,迅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良好反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